87年开始进入医疗管理领域,曾担任过全国中医职业医师考试福建省总考官,潜心中医学教育研究很多年,是5家杂志的编委,还经常到各地督查基层中医质量管理等等。这些职务没有一项是轻松的,“我常年习惯晚上12点睡,早上6点起床。所幸现在身体还是很好。”

马上到花甲之年的他,也像年轻人一样,保持着每天必须上网看看的习惯,甚至在交谈中提到“云技术”等时下最热门的词汇。而他说起老本行“中医”时,强调最多的也是“与时俱进”。




吴宽裕

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

所属科室:内分泌风湿科

门诊时间:周二、三、五上午

擅长:以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,

类风湿病,慢性肝胆类疾病等病证。
















吴宽裕主任医师家中三代为医,因此从小耳濡目染,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,“我从小读书时候就开始给人看病了”。高中毕业后留校任代课老师时,除了给学生上课,“他们有什么胃痛啊,脚扭伤啊,我也会顺便看一下,治疗一下。”

此外,他还当过农民、工人,中学时刻过蜡板,大学时担任宣传委员,下乡时养过蚕,“我不是养来玩的,是专门的养蚕厂,规模化饲养。”丰富的人生阅历,使他习惯了尝试了不同的工作。



吴院长的职务虽然主要在于医疗管理,但同时也要忙于业务的精进。他坦言自己的工作量一直很大,白天看病,晚上还要不断看各学科的书。“白天看病,晚上不看书能行吗?有的病人,这次我只能解决你五分的问题,晚上回家看看书,下次你来我就可以有所改变,很充实,但是也很累……”

有趣的是,吴院长是个老中医,同时是个“微博控”、上网达人。起初愿意自学电脑,是因为看到一个名老中医,什么都会玩,“我想我年纪比他小啊,人家都行,我干嘛不行呢?”

他在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账号,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分享很多养生文章,甚至一些流行资讯也都有关注。对待许多为图方便而在网上“寻医问药”的网友,他一般只从大原则上回答,不作具体解释,“因为任何人真的要看病,绝对是得跟医生碰面才行。”



在医疗界,有个普遍被误读的概念,许多人总认为一切从西方传来的东西都属于西医,与中医站在了对立面。吴院长打趣道:“挂瓶打点滴这个技术是西方的,但是如果瓶子里装的是中药呢?”


中西医的区别到底在哪里?吴院长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:“实际上,中西医之别就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区别。”他举自己的例子,“我看诊的时候,什么设备都会用,因为摸脉解决不了的问题,你只能去寻求B超、CT这些仪器的帮助……同样的,西医也一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。”

他印象深刻的一个病例是,有个病人远在德国,大概被当地西医判断肾功更衰竭,时日无多。这么远的距离,吴院长没法面对面看病,就让对方把舌头的照片发过来,再告知吃喝拉撒状况,好建议如何调养诊疗。半年后的一天,他看门诊时,有个老人家走进来答谢他,原来就是那个远在德国的病人,身体情况已大有好转。



吴院长还将许多精力放在中医传承教育上,但他无奈表示,“现在很多中医的弟子学到最后都要打退堂鼓,毕竟中医收入确实比较低。实际地位比较低,……但我也说,只要你们肯认真,我保证把你们教的比我好。”


他提起了中医教育的一个现象,“我见过一些大学教授,讲课很会讲,拿出一包药材什么都不会认,事实上,以前民间医生都要经历上山采药、制药、看病、配药、熬药一系列过程,现在有了专业化分工,基本功就大不如前人了。假冒伪劣的东西出来也就方便了。”

吴院长上大学期间有过上山采药的经验,“当时老师带我们上山采药,‘一根针一把草’地学,因为中医最重视地道药材,比如当归、田七都是四川的好,福州或其他地方也有,但就是不好。学医的如果不懂药,怎么可以得到预期的疗效?”

推荐身边好医生

【出品】新浪福建健康频道

【编辑】@神神叨叨鱼

【美编】@eddy_lim

新浪福建健康频道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