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雨水的滋润下,随之而来,一大波野生蘑菇也冒了出来。每年6月—9月是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等动植物中毒的高发期,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,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食品安全提示,预防毒蘑菇等有毒动植物中毒。

  泉州网8月19日讯(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胡秀清 黄俊杰)

  误食毒蘑菇 7人中毒入院

  前段时间,连日的阴雨天气,让大树边、田野边,冒出一朵朵小蘑菇。很多人想着摘回家尝个鲜,但路边的野蘑菇千万别吃。近日,泉州滨海医院接诊了7名因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的患者!

  近日,家住南安水头的吕红(化名)和朋友带着小孩到五里桥公园采摘龙眼。

  “这个蘑菇跟我老家的蘑菇长得一模一样,我摘一点回去,今天中午给你们加餐!”

  由于前段时间下雨,龙眼树周围的草地里长出了不少跟平菇一样的蘑菇,吕红看到后,顺手摘了些,准备中午做给大家尝尝鲜。

  下午3点,吕红一家四口与闺蜜一家三口(3个大人,4个小孩)吃了蘑菇后,一起去了海边。

  到海边后,大家就不舒服了。吕红回忆说:“大概晚上6点多的时候,7个人就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、腹痛,我们就赶紧去了医院。”泉州滨海医院急诊科值班医师接诊后,迅速针对医疗救治事件进行应急处理,启动应急预案。一方面,联系内科与儿科医生快速前往急诊科进行抢救,分别为大人与小孩进行催吐、洗胃治疗。日前,7名患者已康复出院。

  别小看食物中毒 误食能致人死亡

  国内已发生多起因家庭自行加工食用河豚、野生菌类引发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。为此,市疾控中心提醒: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。不购买也不自行捕捞和食用河豚、织纹螺、野生有毒蘑菇等法律明令禁止食用的有毒动植物。

 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,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,中毒者大多数是胃肠炎型,少数为神经精神型,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,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中毒。毒蘑菇中毒后,病情凶险,病死率高,且没有特效疗法。

  断肠草的根茎与其他藤类植物极为相似,钩吻碱是存在于断肠草里面的一种生物碱,误食易致命。曼陀罗中毒为误食曼陀罗种子、果实、叶、花所致,误食可引起神经性中毒,严重可至死亡。

  河豚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,因味道鲜美,民间常有“拼死吃河豚”的说法,食用导致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。河豚中毒极易导致中毒人员的神经麻痹,进而心跳、呼吸停止而死亡,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和治疗方法,中毒死亡率比较高。

  民间经验不可靠 野生蘑菇吃不得

  市疾控中心提醒,目前没有简单易行、准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,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可靠,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采食野生蘑菇,不购买野生蘑菇。

  我市将加强对断肠草、曼陀罗等有毒植物的安全宣传教育,倡导群众健康饮食,切勿私自采摘、购买陌生野生植物。

  此外,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,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、加工和销售河豚、蟾蜍、织纹螺、野生有毒蘑菇等有毒动植物。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采购、加工和销售上述有毒动植物的,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。如果因误食有毒动植物而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后,应立刻到医疗机构就诊,以免耽误治疗有效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