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低温来袭,阴雨绵绵,市民全副武装出行。

  (蔡茂祥 摄)

  高山上的树枝穿上了一层“冰衣”。(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)

  问雪

  厦门下雪了?气象部门说没有

  市民拍到的“小白点”,或是水汽遇到强冷空气凝结而成的冰晶

  本报讯 (记者 吴晓菁)昨日,不少厦门市民发现空中飘落小白点,零星的白色小点在眼前飘过。地处亚热带的厦门,一般冬天只会下霜或结冰,并不会下雪。这番景象让市民惊呼“下雪了”,但是很遗憾,气象部门说它们很可能是冰晶,甚至可能只是大雨滴。

  降雪是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。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要形成降雪,必须满足三个条件:一是大气中要含有较冷的冰晶核;二是充分的水汽,空气湿度要达到90%以上,甚至更高;第三是云层中的气温要降至0℃以下,低空各层面的气温也应该在0℃以下,否则雪在降落的过程中就会融化。如果冷空气相当强烈,并带着湿气,1℃至10℃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。

  气象专家张伟表示,从昨日的气象条件来看,截至18时,位于狐尾山的厦门国家基本气象站气温在4℃至8℃之间波动,气温不符合下雪的条件,气象工作人员也没有观测到降雪。

  那么市民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呢?张伟说,从市民拍摄的视频来看,一个个小白点可能是高空中的水汽遇到强冷空气,凝结而成的冰晶,冰晶在降落的过程中,没有融化干净,到了低空,市民就会看到“雨夹雪”的现象。不过,张伟说,视频中的“雪”也不排除是大雨滴造成的错觉。

  记者了解到,从20世纪50年代厦门有气象记录以来,降雪记录仅出现在高海拔山区,降雪集中出现于同安莲花镇军营村,2016年1月曾出现一次弱的降雪过程。

  厦门冬季比较经常出现的是霰,霰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要高,因此厦门冬季高海拔山区的气象观测站点常能观测到霰,去年1月10日军营村就曾出现过,当时军营村的地面温度在2℃左右。

  [现场]

  岛内外多处飘“雪”

  昨日中午,多位市民拍到了天上下零星“小白点”的场景。

  “11点多,我在阳台晾衣服,发现‘雨点’越来越大,最后还有点像泡沫在空中飘。”家住薛岭附近的王女士回忆说。意识到可能下“雨夹雪”了,她赶忙拿出手机记录。在岛内文屏路、五缘湾、吕厝以及岛外集美水晶湖郡等地,也有市民看到了同样景象。

  与此同时,还有市民发现,手机天气应用中,原本的降雨标志变成了雪花图样。“厦门下雪”的话题一举冲上微博热搜榜。

  本报记者 蒙 婧 罗子泓

  (来源:厦门日报)